2014年8月6日 星期三

生死兩相安


這篇文章是數個月前寫的,謝謝大家閱讀


今篇的題目有點沈重,但我希望寫完這篇文章後,心情會變得舒坦一點原因在寫這篇文章的前一天,我收到一個肌肉萎縮症病患者去世的消息,他是香港肌健協會的會友,這件事令我心情跌至新低點,但仍決定和大家分享我對生死的看法

常言道,生有時,死有時,很多時候,當一個病人的病情去到晚期時,病人和家屬都會接受不了,這是必然的事,即使早巳有心理準備,但都希望醫生可再做一些治療或措施,令病人的壽命延長,我在協會這麼多年,最常見到的一件事,就是家屬會為晚期肌肉萎縮症病人會否開呼吸造口的問題而感到苦惱,原因病人惡化至晚期時,呼吸系統會惡化,如開了呼吸造口,便有機會延續生命多數年,若不開呼吸造口,病人一年內或會過世,但問題是當開了呼吸造口後,大部份病人要終生卧床,靠家人照顧,吃只能靠胃喉,也困難說話,由於病人很困難表達自己生存意願,所以當醫生問家屬會否替病人開呼吸造口時,大部份人都不能作出適當的選擇,基於政府資源不足,有些家屬也怕長期照顧病人而加重了家庭經濟負担,所以可能會選擇不替病人開呼吸造口,但有些較有能力的家屬,或會毫不猶豫地替病人選擇開呼吸造口,因在不捨得病人離去的情況下或在家屬的主觀願望下,例如希望病人能看到自己結婚或抱孫,因而忽略了病人的真正的選擇和意願,這對病人來說,可能只會帶來更多痛苦和遺憾,所謂生死二相安,就是希望病人生前和死後都有最好的選擇,所以,家人務必要在病人還清醒的時候,問他對生存的意願如何?? 會否想接受呼吸造口手術?? 會否在必要時希望家屬簽不急救同意書?? 身後事想怎樣安排??  尊重病人的選擇,其實也是對他的愛護和關心,更不會讓雙方也留有遺憾

前年,我曾替一個過世的會友完成他的心願,話說,這個會友原本我是不認識,有一次我參加肌健協會一個照顧者訓練班,認識了會友的家屬,於是一直保持聯絡,我一直想探訪該會友,可惜因會友情況太差,家人因事忙未能抽空讓我進行探訪,所以這件事一直擱置,直到有一天,突然收到一個朋友的電話,說會友巳安然離去,生前願望是希望有人可以在安息禮唱聖詩,可惜該會友未曾洗禮,我致電社工,社工提議我詢問教會能否幫忙,於是我先和家屬商量,再致電教會教友,問他們會否能夠幫忙找教友唱聖詩,很幸運,教友立刻答應,於是我和教友去了會友家屬的家進行家訪,商討唱什麼詩歌?? 安息禮當天怎樣安排才洽當?? 很幸運,那天順利完成會友的安息禮,那次更是我首次和該會友見面,雖然他巳離開了,但我還對他自我介紹,因我深信他是能聽見我說什麼的,那次經歷真的很深刻難忘

記著,作病人的同行者,基於愛和尊重 ,放手讓病者作出他的生死選擇,病者也因被尊重而感到安慰,家屬的壓力也會少一些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