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8日 星期一

[報導] 遺傳性運動感覺神經病變 榮陽團隊找到基因



2013-04-09 中國時報 黃天如/台北報導




榮陽團隊發現新型遺傳性運動感覺神經病變致病基因,解開陳小弟(右)病因;陳爸爸希望透過人工生殖基因篩選技術,再添第2胎。(台北榮總提供)
 「兒子兩歲起常莫名其妙摔跤,3歲後須靠輪椅代步,手也開始萎縮…,現在找到致病基因,我跟老婆終於可以放心生第2胎了!」陳爸爸感動地說。榮陽團隊經長期研究,找到新型遺傳性運動感覺神經病變致病基因,相關研究日前登上《美國人類遺傳學雜誌》。

 遺傳性運動感覺神經病變又稱「恰克馬利杜斯氏症」,或進行性神經性腓骨萎縮症,患者會因周邊神經退化,造成四肢從遠端開始漸進性肌肉萎縮,進而陸續出現無法行走、寫字、拿筷子,以及肢體麻木、感覺喪失等症狀。醫界初估此症盛行率約為1/2500,推估台灣至少有9000名患者。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治醫師李宜中表示,過去因致病基因不明,遺傳性運動感覺神經病變患者常耗費數年甚至數10年四處求醫,卻得不到正確診斷,家族成員則因擔心遺傳不敢正常結婚生子,長期承受的痛苦煎熬非外人能體會。

 為尋找致病基因,台北榮總與陽明大學組成的榮陽團隊,在患者林先生(化名)家族協助下投入研究,利用次世代DNA定序技術,終於找到導致林家父子罹病的原因,出在一個名為GNB4基因的G蛋白功能發生變異。

 李宜中解釋,G蛋白功能是將細胞外訊息傳遞至細胞內,GNB4基因功能則是幫助周邊神經細胞接受與傳遞來自細胞外的訊息,「一旦關鍵基因的關鍵蛋白功能發生缺損,患者就發病了。」

 7歲陳小弟是家中第一個心肝寶貝,2歲時原已邁開人生大步的他,突然動不動就摔倒,且情況愈來愈嚴重,爸媽心疼之餘,帶著他遍尋名醫卻找不到原因。3歲時陳小弟已須靠輪椅代步,雙手肌肉也開始萎縮,每次看到他羨慕同齡小朋友玩Wii,自己卻因雙手不聽使喚無法加入的難過模樣,媽媽只能暗自垂淚。

 陳爸爸昨天帶著兒子出席記者會時說,雖然還沒有治療方式,但榮陽團隊找到了致病基因,至少解開了他與妻子內心多年的疑惑,「接下來就等著透過人工生殖基因篩選技術,為哥哥添個弟弟或妹妹了。」

資料來源: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404/20130409000968.html


---------------
醒報 http://www.awakening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40277

聯合晚報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7815838.shtml


人間福報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301120

青年日報榮總發現遺傳性運動感覺神經病變基因 記者吳典叡/臺北報導

壹電視報導「肌肉萎縮」有救! 致病突變基因找到了 

遺傳性運動感覺神經病變 致病基因新發現【中時健康 黃靖芳/台北報導】2013.04.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